包头市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发展规划 (2015-2020年)


项目地点:包头市

项目规模:5000亩

项目时间:2015年

一、项目背景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提出了推进我国能源革命的战略思想,明确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能源发展的方向和核心任务,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新时代。

太阳能热发电是能承担调峰和基础电力负荷的清洁、安全的可再生能源生产方式。近年来,在各国政府政策扶持引导下,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应用从美国、西班牙等国迅速扩散到中东、非洲、南美、南亚、大洋洲等地区,正在成为推动全球能源供给和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也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能源局于2014年1216日下发《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做好太阳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具备太阳能热发电工程建设条件的地区要开展太阳能热发电重点区域及规模、重点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技术路线和技术经济性研究。

包头市是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太阳能资源非常富集,为了全面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包头市“5421”发展战略,应紧跟国内外产业发展步伐,积极主动培育和发展太阳能热发电产业,有序推进产业发展,在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改善能源结构、修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做出应有贡献的过程中,把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升级发展的新增长点。

二、项目目标

1、指导包头市太阳能热发电产业科学发展,为包头能源产业创新发展和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参考。

2、为包头市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产业政策支持提供基础性依据。

3、为包头市主动承接国内外太阳能热发电投资、技术、项目转移提供指引。

三、规划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清洁能源输出基地为契机,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转型发展为目的,以技术创新、产业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以示范项目为牵引,以装备、材料研发制造和技术服务产业链为重点,以建立自主技术体系和降低成本为目标,抢占产业先机,建设立足包头、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应用示范基地、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技术服务基地,为我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发展原则

1、政策激励与市场驱动相结合

2、创新支撑与应用拉动相结合

3、核心引进与本地培育相结合

4、统筹规划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三)发展定位

立足包头、服务全国、辐射全球,建设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太阳能热发电示范、应用、装备和材料研发制造、技术服务产业基地。

(四)发展模式

包头太阳能热发电产业采取“应用示范、装备制造、技术创新三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即:

建设一批代表国际技术发展趋势的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

建设青山和九原两个太阳能热发电高端装备产业园;

建设支撑太阳能热发电产业技术创新的服务平台和保障机制。

(五)发展路径

以示范项目建设为牵引,带动国内外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向青山和九原两个太阳能热发电高端装备产业园聚集,以关键设备和材料为突破口,向成套设备、系统集成服务领域延伸发展,连点成线,配套成链,打通全产业链流程,形成完整、系统的自主技术体系和成套装备研发制造能力,降低太阳能热发电成本,从而进一步扩大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推广应用,形成应用环节和装备材料研发制造环节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六)主要任务

 1、建立自主技术体系

 2、降低太阳能热发电成本

(七)发展重点

 1、应用示范重点

大容量商业示范电站:示范验证200MW级塔式电站、100MW级槽式电站、10MW级碟式电站的建设营运 。

新能源互补发电:利用好风光同场的资源优势,示范验证风电、光伏、太阳能热、储能智能互补发电和风电、太阳能热互补发电,减少风电、光伏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提高新能源发电并网能力。

太阳能热与燃气互补供热:在城市中心区附近示范验证中高温太阳能热供暖、燃气补热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减少城市集中供暖的煤炭消耗。

太阳能热发电与农牧业发展、风沙治理有机结合:在荒漠化草原地区,回收利用余热发展温室种植、养殖;在塔式定日镜地面种植牧草,探索新能源与农牧业协调发展、新能源与生态治理相结合新方式。

2、装备制造重点

以技术较为成熟、用量大、成本下降空间大的塔式太阳能热电站定日镜为突破口,重点发展塔式定日镜、槽式聚光器、高温真空集热管、塔式吸热器、储热器等太阳能热发电关键设备,延伸发展太阳能热发电制程装备和电站施工机械装备,形成完整的太阳能热发电装备产业链。

定日镜:反射镜、减速机、高精度日光跟踪定位装置。

槽式聚光器:抛物面槽式反射镜、减速机、控制系统。

吸热器:槽式高温真空集热管、塔式吸热器。

储热器:高低温储热罐、热交换器、管泵阀、控制系统。

系统连接装备: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的专用管道、泵机、阀门。

太阳能热发电制程装备:高精密度大尺寸玻璃加工装备,大型钢结构加工装备。

太阳能热电站现场施工装备:专业化、高精度、可快速组装、易于移动搬迁的自动化打桩、吊装、拼装机械。

3、关键材料重点

重点发展以熔融盐储热材料为重点的太阳能热发电材料产业链。

硝酸盐类熔融盐储热材料:硝酸钾、硝酸钠、亚硝酸钠高纯单体(硫、氯含量均低于30ppm)、纳米添加剂。

保温材料:陶瓷纤维棉、高温玻璃保温砖。

涂层材料:用于集热器、换热器、熔融盐泵、阀、管道等的耐高温、高压、防腐蚀特种不锈钢、陶瓷、复合材料、涂层材料。

新型储热材料:相变储热材料、固体储热材料

新型反射材料:可代替超白银镜的薄膜反射材料等

新型导热油及添加剂:用于提高导热油使用温度、延长使用寿命。

(八)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建设应用方式多样、技术先进适用、成本优势明显、核心竞争优势突出的太阳能热发电产业体系。

更多案例